醫貝爾醫院專用門
德州鴻創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醫貝爾,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微信
鋼質門德州鴻創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展示 >> 醫院用門 >> 瀏覽文章
文章出處:鋼質門廠家編輯:醫貝爾閱讀量:發表時間:2023年09月11日
和與自己相差60歲的人做朋友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有這樣一份特殊的友誼,來自北京世紀壇醫院關節外科的病房。
《生命緣》五一特別節目《病房中的陪伴》記者蹲守兩個月用鏡頭記錄下一對忘年交病房中的相守相伴。
01
關節外科里的人生百態
在北京世紀壇醫院的急診里,總會接收到各種因受到意外傷害而前來求助的患者。骨折、關節傷害……關節外科的醫生們為此保持著7x24小時待命的常態,急診室一旦呼叫,他們便會以快速度到達患者身邊。每周一是北京世紀壇醫院關節外科忙碌的日子,除了意外受傷的急診患者,大量擇期入院的患者往往會選擇這一天住進病房。
病房中的患者形成了鮮明的兩極分化。一些是活潑好動的年輕人:26歲的小新已經對病房十分熟悉,她因為一次輪滑的意外不幸導致了腳踝粉碎性骨折;
追風少女小郭因疲勞駕駛摩托車導致掌骨骨折;
在運動中膝蓋意外骨折的健將小張也在病房中住了有些日子……
更多則是白發蒼蒼、行動遲緩的老年人。老年群體發生骨病的概率比其他年齡群體更高,這些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很多基礎疾病,骨折后帶來的疼痛與行動不便更是帶給他們心靈上的折磨,使他們急需親人的撫慰。然而,不少老年患者的子女都因為工作忙碌或距離太遠無法前來照應,他們只得將自己的父母托付給病房中的醫護。
02
打破年齡邊界 骨科病房友誼之花綻放
缺少親人陪伴的老年患者,與愛說愛笑的年輕人在這樣的病房中碰撞出了特殊的化學反應。小新的同房病友吳奶奶今年已有85歲,一場意外讓她不得不進行了膝關節置換手術。由于兒女工作繁忙,吳奶奶在住院的20天里,一直都是護工在陪伴。吳奶奶愛唱滬劇、小新一直學唱滬劇——一次偶然的寒暄將有著相同興趣愛好的一老一小聯系在一起。
在這個虛心求教的年輕人面前,吳奶奶徹底打開了話匣子。她們聊天的話題從舞臺上的滬劇演唱延伸到到生活中的噓寒問暖,病房中這對忘年交的友誼之花也愈發盛放。風趣幽默的年輕姑娘小新總是把吳奶奶逗得前俯后仰,歡聲笑語洋溢在病房中,讓吳奶奶沒有子女陪伴的單調日子增添了許多豐富的色彩。
隨著小新腳踝骨折手術的日漸臨近,吳奶奶也即將離開醫院回到家中。這對相守相伴的忘年交分別之際,奶奶將滬劇《志超讀信》的歌詞寫在了小新的日記本上,鼓勵她勇敢面對手術、繼續堅守對滬劇的熱愛,也用心紀念著這份特殊的情誼。
小新的腳踝骨折累積到了腓骨骨折、脛骨內踝骨折、后踝骨折三處骨折傷害,是踝關節粉碎性骨折中較嚴重的一種,需要依靠醫生的經驗,人工將三塊斷裂的骨頭復位到原來的位置,任何偏差都將會導致嚴重的后果。經過1個半小時,醫生們憑借著高超的醫術幫助小新的腳踝完成了復位和固定。
與此同時,北京世紀壇關節外科主任姚琦的科研團隊也進行了一場引入機器人參與的科研手術。在未來,在機器人的引導輔助下,可以實現更精準、快速、智能地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復位,盡可能地減少術者靠經驗固定復位所帶來的人為誤差。
(科研手術進行中)
術后,小新的腿腳恢復得很快,吳奶奶也已經開啟自己的正常生活。這段特殊的時光成了她們寶貴的回憶,兩人相處的點滴也將繼續溫暖她們未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