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貝爾醫院專用門
德州鴻創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醫貝爾,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微信
鋼質門德州鴻創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展示 >> 醫院用門 >> 瀏覽文章
文章出處:鋼質門廠家編輯:醫貝爾閱讀量:發表時間:2023年04月06日
新冠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這是我國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社會廣泛關注。
貴州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對醫院和醫護人員來說,新一輪的壓力和挑戰隨之而來,他們如何應對?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醫院,了解醫療救治保障、重點人群救護等情況。
“大限度救治病人”
“盡可能開放床位、盡全力周轉資源、大限度救治病人。”連日來,貴州省人民醫院在高壓下保持著24小時運轉。
“將有住院指征的發熱門診、門急診患者及時收入病房,努力實現應收盡收。”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從發熱門診到ICU病房,醫護人員穿梭不停。
近期,隨著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持續上升,醫院就診量激增,重點人群尤甚。
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前來就診的患者
“現在還咳痰嗎?吃東西有胃口么?”
“有痰,咳得少了,吃東西還行。”
1月5日上午,在貴州省人民醫院內科南樓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二病房,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姚紅梅正在查房。詢問的這名患者前不久在省醫做了硬質氣管鏡下Y型覆膜氣管支架置入手術,目前恢復情況良好。
“壓力大、工作忙、任務緊。”談起近日的工作節奏,姚紅梅感觸頗深。
姚紅梅在查房,叮囑患者及家屬注意事項
當前,貴州省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量已從每日800余人次下降至30余人次,但目前急診量達到每天600人次,已進入重癥和危重癥的高峰平臺期。
姚紅梅介紹說,患病人數激增,特別是有基礎疾病及高齡的危重癥患者不斷增多。呼吸科病房是內科中收治患者重的區域,而呼吸重癥監護病房(RICU)則是重中之重。大部分患者均為高齡或是從急診搶救室轉入進行救治的,大多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衰、腎衰,需要插管及搶救,危重情況可想而知。
“盡量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大化的服務于患者。”姚紅梅說,各病區主任和護士長無休地周轉在醫院各個區域,為的就是積極擴容本科室收治能力,優先保障對重癥患者的接診救治。
貴州省人民醫院醫務人員查房
同樣,在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近一個月共接診1234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接診量增長了20余倍。
“每個醫院的醫療資源都是有限的,我們只能通過對有限的醫療資源進行充分整合以后,盡大限度把這些病人收治進去。”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陳洪介紹,目前,醫務科對床位進行統一調配,按照診療常規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將有住院指征的發熱門診、門急診患者及時收入病房,努力實現應收盡收。
“嚴進快出調配資源”
“想辦法把所有的病房打開!”
據貴州省人民醫院院長查艷介紹,醫院現堅持“轉進嚴、轉出快”原則。轉進時,首先考慮有合并癥的患者,氧飽和度低于93%、心率超過100次、70-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
“全院一盤棋”,除了急診和呼吸ICU床位,貴州省人民醫院對神經、心內、兒科ICU床位也進行了轉化,將床位騰挪出來保障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同時,外科、婦產科、兒科等醫務人員、床位和物資全部由院里統一調配,確保新冠危急重癥患者得到治療。
目前,貴州省人民醫院改擴容氧氣管道,增加52臺進氣設備,ICU氧氣比值從7。9%增加到了10。8%,重點保障創呼吸機、無創呼吸、高流量呼吸機的氧氣供應。
貴州省人民醫院日前為患者進行硬質氣管鏡下Y型覆膜氣管支架置入手術
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緊急制定了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方案,醫院統一部署醫療救治工作和應急人員的調動,并成立醫療救治組、人力資源調配組、后勤保障等八個工作小組。
先是建立高危患者優先就診制度,加強門急診候診患者的管理,由門診部及急診科安排專人對候診人員的血氧飽和度、心率等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對年齡大于80歲或年齡大于70歲但存在血氧飽和度小于93%或心率大于100次/分鐘的患者優先安排就診。
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ICU查房,醫生討論病人病情
另外建立門急診與病房銜接機制,優化門急診診療流程,做好發熱門診、門急診和病房之間的銜接,縮短患者就診時間。并由醫務科統一調配全院床位,爭取每位患者能夠入院。
“我院現有總床位數583張,在保證醫院常規患者診療及住院前提下,統一調配,打破專業、專科限制,把其他科室的部分床位作為可轉化ICU病床使用。而骨科大樓9樓作為ICU擴容,擴容的床位配備供氧設備和監護設備以及呼吸機,基本能夠滿足重癥患者的搶救與監護需要。”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陳洪說。
“輕傷不下火線”
“快快快!”
已經值班24小時的遵義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鄒玉剛還沒有來得及休息片刻,便立刻接手開始搶救。
“搶救任務重、難度大,大廳里徘徊的患者家屬個個焦急萬分,作為急診科醫生,時刻做好準備。”鄒玉剛篤定地說。
遵義市人民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
“因為新生兒的表現是非特異性,不能言語,需要醫護人員日夜看護,對新生兒的照護需要格外悉心和專業。”遵義市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副主任段淼表示,由于職業的特殊性,NICU每一名醫護工作者的工作都非常繁忙,現在有了新冠寶寶的存在,更是時刻“盯”緊。
遵義市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
“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克服困難,看好每一位患者,我們是守護患者生命的后一道防線!”遵義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黨支部書記、科主任溫建立叮囑著大家。
科室滿負荷運行,醫生每天不停跑會診。許多科室的忙碌程度,幾乎難以想象。“為了保障科室工作的正常運轉及患者的救治,大部分醫生護士帶病堅持上班,堅持‘輕傷不下火線’,我們沒有怨言,只希望醫護同心,共克時艱。”遵義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RICU)主任張龍舉說。
走訪中,記者在多家醫院看到,醫務人員幾乎都是腳不沾地,忙碌在各門急診區,疾行在科室病房,穿梭在各病區搶救、會診、巡診中……
“腦子里或是耳旁總是患者身體不適的呼叫聲。”“這段時間,呼吸科門診患者激增,我們感覺時間不夠用。”……這是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房護士、住院病房醫生以及門診醫生的心聲,更是全體醫護人員的心聲。
患者不斷增多,但一個都不能落下。這個冬天,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全省醫護人員日夜依然奮戰在保健康、防重癥的前沿,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英雄,都值得點贊。
系列報道:
【天眼問政】購藥需求大!藥店藥企保供“連軸轉”
【天眼問政】探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序、有重點,保障重點人群就醫
【天眼問政】藥品供應如何保障?全天候制藥 線上線下投放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冷賽楠
一審 趙飛羽
二審 韋一茜 吳一凡
三審 劉丹